主演:王冠丽
导演:李前宽,肖桂云
简介:《韩玉娘》是李前宽、肖桂云执导,王冠丽主演的戏剧电影,于2019-03-15上映[5]。该片讲述了北宋末年,金兵南犯,韩玉娘、程鹏举沦落敌营为奴,被敌将强令婚配后的悲欢离合。2019年10月,该片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剧片提名奖。评剧电影《韩玉娘》由著名导演李前宽和肖桂云夫妇共同执导。评剧《韩玉娘》由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改编自梅派京剧《生死恨》,讲述了一个宋朝的民间故事,既表达女性对爱情的坚贞也有爱国情怀,而这次把评剧艺术放在电影里,也是一个新的突破。《韩玉娘》是由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北方电影集团、天津滨海国际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影片描述北宋末年平民韩玉娘与程鹏举在战乱中被金邦掳去为奴,于苦难之中意外结合。新婚后女方力劝丈夫回故国抗敌,程鹏举却担心韩玉娘是金邦派来的奸细而故意将她告发,导致她被卖给他人为妾,惨遭各种折磨和苦难。程鹏举后来得知玉娘劝自己归国出于爱国义举真相,多次派人寻访终于寻找到了韩玉娘。岂料罹患重疾的女方见到盼望多年的丈夫程鹏举时,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交代完身后之事便瞑目而亡。评剧电影《韩玉娘》曾荣获“WeLink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片杰出贡献奖。《韩玉娘》描述北宋末年平民韩玉娘与程鹏举在战乱中被金邦掳去为奴,于苦难之中意外结合。新婚后女方力劝丈夫回故国抗敌,程鹏举却担心韩玉娘是金邦派来的奸细而故意将她告发,导致她被卖给他人为妾,惨遭各种折磨和苦难。程鹏举后来得知玉娘劝自己归国出于爱国义举真相,多次派人寻访终于寻找到了韩玉娘。岂料罹患重疾的女方见到盼望多年的丈夫程鹏举时,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交代完身后之事便瞑目而亡。
主演:徐囡楠,弈坤,陈卓林,张珂源
导演:王文胜,隗功杨
简介:《额尔古纳大篷车》是由隗功杨、王文盛联合执导,徐囡楠、弈坤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09年11月30日在中国上映。在美丽的额尔古纳草原,忽然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支教者,她叫叶真。她热爱草原喜欢这里的孩子,她充满着浪漫、激情,丝毫不畏惧条件的艰苦,有教无类。她居然把聋哑儿阿呆也收做了第六个学生,这使得断言叶真永远收不齐七个学生的蒙族青年阿布也深受感动,答应做叶真的第七个学生。 这天,深爱 叶真的未婚夫刘公威追到了草原,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叶真为了去支教,不惜在婚礼前夕做了落跑新娘! 刘公威为了挽回叶真的感情,放弃公职,也陪叶真在草原上支教,他答应要改变自己没有激情按部就班的性格,他要给叶真三个惊喜! 刘公威的第一个惊喜就是把阿布废弃的中巴车,套上三匹马,改装成为大篷车教室,叶真刘公威在蓝天白云,绿浪滚滚的草原,教孩子画画、唱歌,播撒着知识的种子。 当刘公威准备给叶真第三个惊喜的时候,却发生了车祸…… 叶真压抑着悲伤,以草原为礼堂,以孩子为宾客,以油菜花为玫瑰花,她要补给刘公威一个浪漫唯美的草原婚礼。这部电影讲了一个感人的支教的故事,大学刚毕业的叶贞为了去美丽的额尔古纳大草原支教,不惜在婚礼前夕,做了落跑新娘。深爱着叶贞的刘公威,也随叶贞来到额尔古纳草原。在支教过程中,叶贞和刘公威与草原牧民结下了浓厚的友谊,受到了草原孩子们的爱戴。当他们正准备举行婚礼时,刘公威却在给草原的聋哑孩子取助听器的路上发生了车祸。最后,在额尔古纳大草原上,叶贞继续在那辆奔跑的五彩斑斓的大篷车里教孩子们识字、画画、唱歌。 这部电影由《白眉大侠》和《甘十九妹》等片的编剧甘辉执笔创作,隗功杨、王文盛执导,朱龙广监制,男女主角分别是曾出演过《孝庄秘史》的羿坤和曾在09年春晚小品《吉祥三宝》中饰演妹妹的徐囡楠。
主演:秦万檀,孟兆祥,罗棠因
导演:华纯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并演出编 导 组:牛 畅 佟承杰 朱正本 张士燮 姚学诚 胡大德 谷 娣 孟兆祥导 演:华 纯摄 影:薛伯青录 音:郭大震化 妆:李洪泉美 工:刘竞生 张敦仁剪 辑:陈国强助理导演:张 一特技设计:佟翔天 马勋超特技摄影:钟 岳解 说:白景晟制片主任:江亚光主要演员:秦万檀 孟兆祥 罗棠因 罗棣因 宋世珍 鲁艺显 苏海玲 辛佩文 王金山 刘治普 张 毅 高国栋 李 光 陈小曼独 唱:马玉涛 (特邀) 秦万檀 潘天惠演 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 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合唱队演 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乐队 指 挥:王世儒曲目:01.国际歌02.工友农友闹革命03.西江月井岗山04.毛主席领兵上了山05.送郎当红军06.当兵就要当红军07.黄洋界08.八月桂花遍地开09.一杆红旗红遍天10.苏维埃歌11.告别老乡12.十送红军13.北上红军要出发14.盼红军回故乡15.红军不忘老故乡16.会天亮17.娄山关18.杯杯美酒送红军19.三大纪律,八项注意20.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21.翻雪山22.越草地23.长征24.我们是铁红军25.松花江上26.勿忘九一八27.统一战线打东洋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29.义勇军进行曲30.八路军军歌31.大刀进行曲32.到敌人后方去33.新四军军歌34.我们在太行山上35.游击队之歌36.延安颂37.咱们领袖毛泽东38.南泥湾9.红旗满天漂40.东方红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经过 1960年,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同行的还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访朝期间,朝鲜方面为他们演出了一场名为《三千里江山》的大型歌舞.演出的气势非常宏大,其中,大多数曲目是由战争年代的歌舞改编加工而成的. 这场大型歌舞给罗、刘留下很深的印象.回国途中经过沈阳,沈阳军区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招待晚会,演出了四首革命历史歌曲.刘亚楼看演出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里,我们根据地和解放区流传着一大批深受广大军民喜爱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在群众中很有影响,有的一直传唱至今.当时正赶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迫切需要用充满革命激情的文艺作品去教育人民、鼓舞人民.不久,刘亚楼在杭州开会,见到了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刘亚楼对张双虎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中国革命历史懂得不多,应该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传统教育.前不久,沈阳军区唱了四首歌,你们空政文工团也应该唱几首.” 空政文工团经过研究,决定由总团副团长牛畅负责这项工作. 在组织创作人员讨论时,有人问道:“刘司令员怎么想起来让我们唱革命历史歌曲?”牛畅说:“听说在朝鲜访问时他看过一个大型歌舞.”这时舞蹈编剧佟承杰也说:“总政歌舞团去了,他们在朝鲜也看过这个大型歌舞.”于是,牛畅马上派人去总政歌舞团,要来了那场大型歌舞的中文节目单.节目单的总题目是:音乐舞蹈史诗《三千里江山》,内容既有歌也有舞,歌舞结合. 空政文工团的词作家张士燮仔细看了节目单后想起了一件事,他问牛畅:“我记得你在太行山时不是搞过一个大型活报剧吗?我看这个大型歌舞和你搞的那个活报剧差不多.” 之后,牛畅回忆了当年搞活报剧的一些情况,经过多次讨论,创作人员逐渐统一了思想.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创作一台以革命历史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歌舞.1960年,空政文工团决定派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等词曲作家,到江西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并指定由张士燮担任文学编辑. 在罗霄山脉刚刚披上嫩绿新装的时节,张士燮等人来到井冈山.他们踏遍了吉安、永新、安福等县的山山水水.在茨坪敬老院一些老红军那里,他们了解反“围剿”斗争的情况. 井冈山远近闻名的“赖妈妈”赖秀发,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就爱唱歌,参加红军后又当上了宣传队员.张士燮等人找到她时,她的歌喉,还是像当年那样嘹亮动人,她激动地当场唱起了《送郎当红军》. 当时,张士燮等人在南昌正赶上了江西省民间文艺会演.吉安专区的代表演唱了一首《送红军》.这首歌的曲调非常口语化,纯粹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劳作和休息时哼唱出来的.唱词中掺杂了不少地方方言,加之旋律婉转优美,充分抒发了苏区群众送别红军时如泣如诉、欲言又止的真挚情感:“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飘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听到这歌声,张士燮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拿起本子记下来并连夜整理,这就是至今大家非常熟悉的《十送红军》. 回到北京,张士燮等人又拜访了原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的夫人王长德.老人听说是征集革命历史歌曲,非常高兴,当时就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嗨,张灯又结彩呀嗨,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除了搜集和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外,他们还把在1959年全军第2届文艺会演中的《葵花舞》、《飞夺泸定桥》和反映红军过草地的双人舞《艰苦岁月》进行了加工整理. 剧本成型后,空政文工团将它暂定名为《光辉的历程》,并将剧本送给了刘亚楼. 有一天,罗瑞卿从空政文工团的一位女演员那里了解到,他们正在排练一个300人的大型歌舞.那位女演员解释说:“听刘司令员说您和他在朝鲜看了一个大型歌舞,他回来后让我们搞的.”罗瑞卿说,“人家有3000人,你们才300人,我看你们别搞了!” 这事马上报告给了刘亚楼,刘亚楼听后生气地说:“我让你们唱历史歌曲,你们怎么搞了个大型歌舞?是谁让你们搞的?你们懂得什么是光辉的历程?” 这时,空政文工团的同志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议论,但大家还是憋着一股劲加班加点地排练着.1961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人民日报》等几个主要报纸都刊登了《光辉的历程》即将公演的海报和消息. 当时,刘亚楼在长春,他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后,马上给空军政治部主任王辉球打电话:“怎么又叫《光辉的历程》,还上了报纸了?” 王辉球主任在排练时连续看了一个星期,他认为这部作品绝对没有问题.但现在刘司令员追查下来了,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他带着文工团的几个同志去向刘亚楼作检讨. 刘亚楼说:“你们不要给我作检讨,你们去给罗总长作检讨吧,连罗总长的话你们也不听,你们向我检讨什么!” 从刘亚楼家里出来,大家沉默不语.这时牛畅说:“我们搞的实际上是个表演唱,我看改个名字,干脆就叫《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吧.”《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于1961年8月1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次演出,共在北京演出了8天,观众达2万多人,以后又进行了几场招待演出.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罗瑞卿等领导先后观看了演出. 对这部作品,观众的反响十分热烈,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战争年代的那些老同志看后更是赞不绝口.首都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剧照和曲谱,并发表评论,称之为“革命历史的颂歌”,“激动人心、亲切感人”、“受到了一次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 罗瑞卿看完演出后,上台和演员们合影留念,他对大家说:“你们乱给我讲嘛!什么歌舞,这明明是歌剧嘛!” 刘亚楼看完演出后高兴地说:“改得挺好嘛!我叫你们唱歌,你们举一反三,这样做就对了!有几个演员表演得很好.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工修改.我们空军的全体常委请你们吃饭,祝贺演出成功.”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共9场16景,演唱了46首歌曲.其中包括《秋收暴动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会师歌》、《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到敌人后方去》、《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南泥湾》等等.在艺术表现上,有合唱、有诗朗诵,有人物、有情节,有舞蹈、有演唱,每场都有主题并用朗诵词加以串联.当时在国内舞台上还没有“音乐舞蹈史诗”这一概念,究竟叫什么,在当时的首都文艺界曾引起了一番争论. 1962年5月26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三位元帅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政委吴法宪的陪同下,观看了演出. 应中共上海市委的邀请,空政文工团不久去了上海,在上海市人委大礼堂演出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历时一个多月,观众达7.2万多人.这一年,上海市的文艺工作者按照空政文工团的思路,创作出了一部规模更大的节目,定名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部作品对中国的歌舞表演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时间进入1964年,周恩来在看过空政文工团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上海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之后,便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创作一部以歌舞为主的大型文艺节目,向1964年国庆节献礼.这样,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演便提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 1964年6月,张士燮等人正在创作《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第二部,这时,他们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 《东方红》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院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周巍峙担任,副组长是总政文化部副部长陈亚丁.领导小组成员还有时乐碕、胡国光、李伟等.下分文学组、音乐组、舞蹈组、舞美设计组.组长分别由魏风、乔羽、徐怀中、张士燮、任红举等同志担任. 1962年初,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李伟对《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名称提出修改意见,他认为,该剧以大合唱《东方红》和葵花舞作结尾,因此,名称最好定为《东方红》.李伟的这个建议很快就报给了周总理并最终得到批准.于是定名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一部划时代的艺术巨作,其创作队伍和演员的阵容都非常强大.演员以驻京各大文艺团体为主,同时抽调了南京军区、济南军区文工团等单位的演员,共3000多人,仅合唱队就有1000多人. 在《东方红》的序幕《葵花向太阳》后,共有8场,一直演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年,毛泽东主席看过以后,提出不要搞得那么长,演到新中国诞生就可以了.根据毛主席指示,删去了第七、第八两场.1965年,又将它拍成了彩色艺术片,共收入了序幕和一至六场.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结束后,周总理在总结会上对空政文工团所付出的贡献和辛勤劳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一再提到,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在《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两个歌舞的基础上创作排演出来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是1963年上映的一部中国电影,由华纯执导。编剧团队包括佟承杰、朱正本和张士燮。主要演员包括秦万檀、孟兆祥和罗棠因。该电影是一部以歌曲和音乐为主要形式表现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影片通过音乐和歌曲的演唱,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英雄人物的奋斗故事。影片涵盖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革命时期,呈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片段。《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以丰富多样的音乐和舞台表演形式,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热情。通过精彩的演唱和动人的旋律,观众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英雄的崇高。该电影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的伟大成就,并通过艺术形式向广大观众普及了党的历史和思想。总结起来,《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是一部以歌曲和音乐为主题的革命历史电影,通过音乐和演唱的形式,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英雄人物的奋斗故事。这部电影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热情,同时也向观众普及了党的历史和思想。
主演:于蓝,孙道临,张亮,刘桂龄,石小满
导演:水华
简介:1920年代的中国。乡村女子周莲(于兰 饰)和师范学生江梅清(孙道临 饰)喜结连理。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大革命风暴前夕,新婚伊始,小夫妻情恩意浓,渐渐地周莲对丈夫的行为产生了不理解,她不知道丈夫是北伐军中的共产党人,但大革命失败后,丈夫惨遭反动派杀害。让周莲彻底认清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她决心完成丈夫未竞的事业,于是带着孩子赶赴上海,奉组织要求参加党的地下工作,从苏联回国的大儿子遭特务机关逮捕,但这并没吓到己经觉悟起来的周莲,尽管敌人对她百般利诱,以儿子的生命为代价要挟她,周莲不为所动。最后,儿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周莲被捕后,依然坚持革命信仰,相信反动统治一定会被推翻......《革命家庭》是由水华导演,夏衍和水华共同编剧的电影,于1961年上映。该片主要由于蓝、孙道临、张亮、刘桂龄和石小满等演员主演。以下是超过300字的简介:《革命家庭》是一部以家庭为背景的革命题材电影,讲述了一家人在革命时期的奋斗和牺牲。影片以中国大革命时期为背景,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面对困境和压力时的坚韧和勇气。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家庭,父亲由于蓝饰演,母亲由刘桂龄饰演,儿子由孙道临饰演,女儿由张亮饰演。他们都是热爱祖国的革命者,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而奋斗。他们经历了许多困苦和挑战,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责任。影片通过展示家庭成员的个人经历和家庭关系的变化,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父亲和母亲用自己的行动和牺牲影响和教育着子女,使他们坚定了信仰,并积极参与革命斗争。整个家庭成为了革命的基石,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革命家庭》通过真实而感人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家庭的团结和力量。导演水华通过细腻的剧情和出色的演技,刻画了每个家庭成员的个性和成长轨迹。影片以崇高的理想和家庭情感为主线,揭示了家庭在革命时期的重要作用。
主演:耿乐,叶全真,李宗翰,赵仕瑾,吴兴国,李天柱,张雁名
导演:李佑宁
简介:《面引子》是由李佑宁执导,吴兴国、叶全真、耿乐主演的剧情片。于2011年10月14日在中国台湾上映[1]。该片讲述一个老兵在战争中被迫前往台湾,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经历了半个世纪后终于与亲人团聚的故事孙厚成(吴兴国 饰)是一名老兵,1949年内战爆发,孙厚成不得不离开了母亲(王维维 饰)和妻子祖宁(赵仕瑾 饰),跟随着军队来到台湾,本以为等时局稳定一些之后就能重返大陆,却想不到这一别就是几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孙厚成重组了家庭定居台湾,但他的心中,一刻也没有放下过自己远在海峡那一边的亲人们。终于,孙厚成带着女儿踏上了祖国的故土,才发现一切早已经物是人非。祖宁去世了,素未谋面的儿子家望(耿乐 饰)长大成人。然而,父子之间的隔阂已经是如此之深,孙厚成只能在悲伤和遗憾之中回到台湾。一晃眼又是十年过去,孙厚成中风命不久矣,家望带着孩子赶到了父亲身边见他最后一面,一家人终于在泪水中团聚了。2009年,老兵孙厚成(吴兴国饰)一边捏面引子来蒸馒头,一边回忆着1949年国共战争爆发,参与军队的厚成离开了家乡、母亲(王维维饰)和妻子祖宁(赵仕瑾饰)。来到台湾后发现返乡遥遥无期,只好另组家庭定居于台。直到台湾的妻子过世后,厚成带着女儿到大陆,见到了当年离乡而尚未出世的儿子家望(耿乐饰),但是妻子祖宁已过世,儿子家望直至今日无法谅解为何父亲迟迟没有返乡,厚成因此抱憾回台。十年后,厚成中风,家望得知消息赶紧带着女儿来台见父亲最后一面,经历了一甲子的分离,大家终于抛开误会,好好地团聚一起,厚成最后也在梦中回到了那个让他一再思念的故土[1]
主演:杨雅琴,辛静,鲁非
导演:董克娜,辛静
简介:文革电影在今天看来虽然带有特定时代浓郁和鲜明的特征,但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在今时今日纷繁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影坛中,依然可以记起这一特定时期的产物,而它们也能给观众带来浓浓的怀旧思绪!本片便正是这样一部影片!“文革”时期,技术革新成为江南钢铁公司轧钢厂政治斗争的焦点。以梁东霞为首的一批青工成立革新小组,号称要将轧机改成自动化,并以此为借口,强占设计室,设计室主任虽有革委会主任的支持,但青工们的背后却是冶金局党委书记。余从吾见势改变手法,先将梁东霞小组调到设计室,然后拉拢其中名利思想严重的青年高磊,让他另搞一摊,与梁唱对台戏。当梁东霞小组作出成绩时,余从吾又怂恿革委会主任将梁东霞调出设计室,进而又盗窃该小组的数据给高磊,以便于高磊抢在梁东霞小组之前拿出设计图纸。在审查图纸的会上,梁东霞揭穿了余的盗窃行为,批判了革委会主任所执行的错误路线,高磊也从中受到了教育。《青春似火》是一部中国大陆拍摄的电影,由董克娜、辛静执导,杨雅琴、辛静、鲁非、赵奎娥、李世江、石冼、秦文、杜澎、李树钧主演,1976年上映。七十年代,江南钢铁公司轧钢厂为增加国家急需的输油管的产量,正在进行轧机自动化控制的改装设计。以“721大学”毕业的梁东霞为首的一批青工勇于承担设计任务,在工人师傅的支持下多次进行试验,遇到困难,但设计室主任反对工人参与设计工作。青工们的热情得到了冶金局党委书记的支持。设计室主任余从吾见势改变手法,先将梁东霞小组调到设计室,然后拉拢其中名利思想严重的青年高磊,让他另搞一摊,与梁唱对台戏。当梁东霞小组作出成绩时,余从吾又怂恿革委会主任将梁东霞调出设计室,进而又盗窃该小组的数据给高磊,以便于高磊抢在梁东霞小组之前拿出设计图纸。在审查图纸的会上,梁东霞揭穿了余的盗窃行为,批判了革委会主任所执行的错误路线,高磊也从中受到了教育[1]
主演:陈坤,徐若瑄,Vivian,Hsu,李冰冰,归亚蕾,秦汉,梁洛施,朱茵,张致恒
导演:尹力
简介:年轻的陈秋水(陈坤饰)为少女王碧云(徐若瑄饰)的弟弟雨萌当家庭教师,他清朗潇洒,有一套快乐的学习方法,两人一起唱歌学英文,简单快乐,很快就堕入爱河。然而陈秋水是左翼人士,为避难必须逃往大陆。虽然似乎是短暂的离别,但秋水离去前仍与王碧云私定终生,发誓矢志不渝。但离别似乎很漫长。秋水甚至与台湾失去了联络,但等待和思念仍埋在他的心中。部队护士王金娣(李冰冰饰)对他坦言爱意,并展开追求。战争结束后,王金娣跟随秋水调至西藏,一路照顾无微不至。秋水亦多次寻碧云未果,决定把旧情藏于心底,不辜负决心随他的王金娣,二人成婚,但命运的嘲弄却在不远处。秋水不知道,身在台湾的王碧云,终身未嫁,一生都在等待。
主演:白英宽,刘增庆,张延,李宗林
导演:黄野
简介:1950年代,全国性剿匪战斗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盘距在云雾山的残匪吴济天(李宗林 饰)部作着最后挣扎。田冬生(白英宽 饰)带领剿匪战士开进土匪驻地吴家寨,在稻草堆里发现方大嫂,老贫农周庆福(张延 饰)也赶来向田冬生介绍吴济天的密洞情况。焦五(田烈 饰)发现解放军进寨,火速通知吴济天,双方发生激战,撤退时田冬生被俘,被投入水牢,他伙同水牢被押同志将送饭匪徒打死,一并逃回驻地,连长(王枫 饰)批评了田冬生侦察中的轻率行为。团长(马世达 饰)掌握吴济天情况后,令全团进军吴家寨,溃逃的敌人被迫分散行动。朝鲜战争的爆发令吴济天心头一喜,但接二连三的行动失败也让他踏上一条不归路......
主演:肖翔跃,三江锅,谢轶泽
导演:蓝天
简介:鸟类观察员鹏鹏回到家乡,在表弟点点的 介绍下认识了虎子。闲聊中,虎子称他见 到过鹏鹏电脑图片中的“中华秋沙鸭”, 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于鸟类动物中 的“大熊猫”,为了拍摄更多关于秋沙鸭 的照片,鹏鹏与虎子带上帐篷、干粮与摄 影器材开始了旅程。 与此同时,一帮偷猎分子看准了原始森林 中的活动的游隼,找到了熟悉森林地貌的 阿四带路。旅程中,两支队伍相遇了。在 鹏鹏的科普下,偷猎分子头领江哥了解到 了秋沙鸭的价值,并且也动气了偷猎秋沙 鸭的心思。 原始森林,丛林法则。一组是鸟类观察员, 一组是凶残的偷猎分子,他们展开了关于 “利益”的殊死的搏斗......
主演:菩翎男,龚璇,樊晓洋,穆修玮
导演:丑丑
简介:一天,法国女画家波琳(菩翎男 Line Nane 饰)走进了中国贵州东南部神秘美丽大山深处的丹寨,她又突发性地晕倒在水田里,几乎失去生命。但在那里,两个苗族孩子发现了她,孩子的父亲把她背回家里,请来当地的苗医给她治病,后来病情越发严重时,全村寨的人都来帮助她,她感受到了当地善良的苗族人淳朴的爱,她感受到了人间还有温暖。在波琳病情危急的时候,当地善良淳朴的人们甚至用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锦鸡给她治病,她内心震撼,她几乎不敢相信现实社会中还有用自己最爱、最神圣的东西去帮助别人的人们。尽管如此,她同时也觉得自己给他们增加了很多麻烦和负担,她觉得自己不应该给他们增加那么多麻烦,她认为这个美丽、纯净的地方就是她灵魂的最好归宿,她来到悬崖边上,决定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当地善良的苗族群众再一次拯救了她的灵魂和生命。在那里,波琳真实地感受到了人间的真善美和爱,她内心的结被打开了……
主演:高维启,穆怀虎,王炳彧,江庚辰,刘钊,方舒
导演:崔嵬
简介:一九七五年春天,为保证铁路正常运输,中州铁路局商洛电务段组织了以革委会主任路云志为首的设备检查整修队,决心步行二百五十公裡,在管区内的铁路沿线进行设备检修。“四人帮”的亲信姚兴邦等,害怕路云志等人的行动打乱他们“稳住上海,搞乱全国,乱中夺权”的阴谋,便给路云志他们制造重重障碍,污蔑他们搞“唯生产力论”等等。但是,这一切都没能阻止整修队前进。姚兴邦又派人到整修队进行分化瓦解,也未得逞。继之,又妄图制造火车相撞事故。由于路云志挺身抢救,使事故得以避免。姚兴邦狗急跳牆,派他的保镖非法绑架了路云志,逼他承认步行二百五十裡是“走资派”搞的黑样板,并要他交出后台。整修队在看道工人和群众的帮助下,经过一场搏斗,救出了路云志,又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到达了检修的终点站。
主演:袁牧之,王人美,谈瑛,陆露明,王桂林
导演:许幸之
简介:辛白华(袁牧之 饰)和梁质夫(顾梦鹤 饰)是学生时代的好友,九一八事变后,他们逃出了东北故乡,来到了上海。两人租住的公寓二楼,住着少女阿凤(王人美 饰)和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艰苦生活。白华十分同情阿凤的处境,常常在明里暗里帮助母女两人。白华邂逅了富商遗孀史夫人(谈瑛 饰),两人坠入了情网,与此同时,梁质夫却因为参与了革命活动而遭到了逮捕。白华将阿凤送往学校深造,阿凤加入了歌舞班,开始演出一些红色剧目。在观看了阿凤参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白华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然而,他还是无法放下自己同史夫人之间的感情。《风云儿女》是由许幸之执导,袁牧之、王人美、谈瑛等主演,田汉、夏衍编剧的电影,于1935年5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1]影片讲述了辛白华(袁牧之饰)邂逅了富商遗孀史夫人(谈瑛 饰),两人坠入了情网,与此同时,梁质夫(顾梦鹤饰)却因为参与了革命活动而遭到了逮捕,白华将阿凤送往学校深造,阿凤(王人美饰)加入了歌舞班,开始演出一些红色剧目,在观看了阿凤参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白华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毅然离开了温柔乡走上了抗战前线的故事。[2]2022年1月5日,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部优秀电影作品”排名第1位。[3]影片反映了当时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大背景下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成长,也曲折地反映了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热烈愿望。影片主旨显然不在儿女情感,而在时代风云,尤其是它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让当年的电影观众热血沸腾,吹响了抗战时代的进军号角,从此响彻云霄,成为广泛流行的革命歌曲之一,多年来受到人民的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辛白华是个诗人,他有一个极其要好的朋友是大学生梁质甫,两人都是东北人。“九·一八”爆发以后,他们两人从家乡出来,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但他们一直都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辛白华和梁质甫的二楼住着生活十分贫苦的少女阿凤和她的母亲,辛白华和梁质甫非常同情她们母女,并且时常帮助她们。后来,梁质甫因和革命者有关系,被捕入狱。而辛白华却和富孀施夫人堕入了情网。刚刚离婚的少妇施夫人对辛白华很有好感,白华也深受施夫人吸引。阿凤的母亲去世了,白华很同情她就把阿凤送到学校读书。无依无靠的阿凤到了歌舞班,经常去各地演出。梁质甫被释放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梁质甫参加革命,英勇抗敌。白华躲到了施夫人家,被施夫人带到青岛游玩。阿凤所在的歌舞团到青岛演出,遇见了辛白华。看了阿凤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辛白华受到很大的震动,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但是还是没有摆脱开爱情的束缚,那股热情又冷却了下去。最后,梁质甫在抗敌的战场上牺牲了,辛白华得知这一消息,终于抛弃了以前那种享乐的生活,走上了抗敌的最前线。 这是电通公司出品的四部反帝反封建影片的第二部,故事由田汉编写,田汉被捕后,由夏衍编为摄制台本。虽在当时国民党和租界当局有不准拍摄抗日影片的明令,但影片还是有明确的抗日主题,它反映了当时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大背景下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成长,也曲折地反映了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热烈愿望。。影片编剧壮怀激烈,然思想主题稍嫌外露;许幸之初执导筒,技艺相对稚拙;袁牧之有千面人之称,但台词却有话剧痕迹。影片主旨显然不在儿女情感,而在时代风云。尤其是它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让当年的电影观众热血沸腾,吹响了抗战时代的进军号角,从此响彻云霄,成为广泛流行的革命歌曲之一,多年来受到人民的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九一八”后,青年诗人辛白华与朋友梁质夫从东北流亡到了上海,刚刚离婚的施夫人对辛白华很有好感,白华也深受施夫人吸引。白华的二楼住着少女阿凤和她的母亲,她们得到了白华和梁质夫的帮助,不久阿凤的母亲病逝,白华很同情她就把阿凤送到学校读书。梁质夫因受到朋友牵连被捕入狱,白华躲到了施夫人家,被施夫人带到青岛游玩。阿凤加入了歌舞班也来到青岛演出,她演出的《铁蹄下的歌女》仍没有使白华走出安逸生活。梁质夫出狱后北上参加抗战,不幸牺牲,白华听到好友牺牲的消息后毅然离开了温柔乡走上了抗战前线。[5]
主演:吴军忱,伊春德,张晶晶,刘芸
导演:宋江波,朴俊熙
简介:2002年夏天,一场郑律成作品音乐会,将人们的视线从音乐会现场拉到了19世纪20年代的朝鲜半岛。日军侵占下的朝鲜半岛南部金罗南道光州市,对音乐格外敏感和喜好的幼年郑律成,得到家乡小提琴手安博士的器重。因为郑律成的大哥、大姐都在中国黄埔军校学习,日本人抓了郑律成的父亲,枪杀了郑律成的二哥,毁了郑律成的家。母亲将郑律成送往中国寻找哥哥姐姐,郑律成带着安博士送的一把小提琴来到中国。1937年的上海,已经风华正茂的郑律成参加了中国青年的爱国抗日活动,遭到汉奸的威胁和迫害。危难关头,金珠大姐生前的好朋友木兰救了郑律成,把报仇心切的郑律成引到报大仇的革命道路上。郑律成随木兰一起来到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没想到在延安与恩师安博士再次重逢。不久,组织上安排郑律成接替了安博士的工作,出任中国(延安)女子大学音乐指导。在延安,郑律成不仅亲眼目睹了延安军民火热的劳动、学习、工作场面,谱写了《抗大校歌》,还有幸结识了作曲家冼星海、作词家公木。在延安,郑律成的音乐天赋和才华找到了喷发的出口,由其创作的《延水谣》、《延安颂》,唱遍了延安,传遍全中国,鼓舞无数爱国抗日青年来到延安、奔赴前线。木兰受伤从前线回到延安不久,爱人在前线光荣牺牲。公木老师从前线带回来的一张沾满前线将士鲜血的歌词,触发了郑律成创作《八路军进行曲》的灵感。郑律成拿着刚创作完成的《八路军进行曲》来听取女子大学宣传队队长丁雪松的意见,丁雪松粗通音乐,却能读懂郑律成的心声。丁雪松感觉《八路军进行曲》似乎缺少一点不可抵挡的气势。郑律成带着新婚妻子丁雪松来到前线,亲身感受抗日军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重新创作完成气势恢宏的《八路军进行曲》。新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气势雄壮、铿锵有力、歌颂和塑造了八路军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形象,鼓舞八路军、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八路军进行曲》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解放军将士唱着它解放全中国。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在北京逝世。1988年,中央军委颁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为军歌,雄壮的军歌唱响神州大地,鼓舞亿万军民的心声。
主演:文章,岳红,白静
导演:李大为
简介:七十年代,城市知青马杰(文章饰)来到西北某农村插队,被村里漂亮种驴——黑六的叫声吸引。马杰嫌黑六不让他骑,某次工伤在诊所缝针时偷了麻醉剂打给黑六,队长大莲(岳红饰)以为黑六生病,心急如焚。马杰奇迹般地“治愈”了黑六,赢得大莲和队里的信任,成为牲口饲养员。马杰一边喂驴,一边偷偷与村里的女青年彩凤(白静饰)相恋。与此同时,马杰对黑六只配种不干活的特殊待遇愈发不满,并对大莲“驴比人值钱”的论调暗自气愤,发泄中竟打坏了黑六的“命根子”。无法配种也不能干活的黑六被马杰宰杀,却没曾想黑六的弟弟,毛驴黑七,从此与马杰不共戴天。人与驴的斗争愈演愈烈。
天堂影视提供免费无删减电影、热血动漫、搞笑综艺、高清电视剧全集在线观看
Copyright © 2018 tjhai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8003012号-1